首页 > 新闻 > 网评 > 正文     濮阳网-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


“网络问政”让濮阳更和谐

作者:  文章来源:  字体:大  字体:   发布时间:2013-04-15 10:20:15   

    7月29日,人民网揭晓“2013年网络问政微案例”评选结果,我市推荐的“重视网友建言,打赢河道治理攻坚战”案例,经网友投票和专家评审,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被评为“2013年网民留言办理十大案例”,我市已连续三年获此殊荣。

    网民留言,官方办理,这在濮阳早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事情了。来自市委市政府督查局的消息说,2013年上半年,我市各级各部门共办理市委书记、市长等市领导批示件329件,已办结302件,正在办理27件;办理人民网网民给省委书记、省长,市委书记、市长留言1235条,已办结1223条,正在办理12条;办理群众通过《市长信箱》给市长来信405件,已办结390件,正在办理15件。试想一下,如果这1000多条网民留言所反映的问题,如果都到信访部门递交材料反映,解决起来会需要多长时间!毫无疑问的是,网络问政,让市民有地方说话,让问题更快地得以解决。

    当今社会已进入网络时代,互联网已成为覆盖不同群体、横跨不同领域、超越传统媒体的全新平台,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。网络问政,近年已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的执政模式。政府通过网络问政于民、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,可以说汇聚的民意真实、更有效、更有代表性。

    这几年,我市在网络问政方面可以说走在了全国的前列。网民给市委书记、市长留言,督查部门件件有督办,有回复;市领导、各部门领导定期与网友面对面,倾听最真实的民意,解决了很多问题。更让人振奋的是,我市连续三年获评人民网“网民留言办理十大精品案例”,可以说,在构建和谐濮阳方面,网络正在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。笔者多次在人民网“领导留言”板块,看到市民对此给予的高度评价。

    不过,我们也需要看到的是,尽管网络已成为网民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,然而,仍有一些官员对于在网络舆论监督下执政“非常不适应”,要么对网友意见充耳不闻,要么网上一出现涉及单位的负面信息就想方设法删帖“降低影响”,更有甚者,还有官员对发帖的网民示意威胁。一些单位的网站,长久不更新,也缺少与网民的互动,这些单位的做法,与市委市政府督查局的做法比起来,无疑要落后很多,与市领导如此重视网民意见比起来,无疑也跟不上形势。

    笔者觉得,要使“网络问政”进一步成为联系群众新方式,进一步成为和谐濮阳建设的重要载体,“网络问政”不仅要常态化、制度化,而且还要普遍化。除了市委、市政府层面上设有领导留言,并有专人对网民意见进行督办外,各单位也都应该设立这样的部门,特别是各单位的网站,应开辟专门的栏目,同时推广网络发言人制度,及时与网民互动。同时,各部门的领导也应该像市领导一样,定期举办网友见面会,倾听网民意见,为广大网民建言献策提供更多的渠道,调动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,促进良性互动。此外,对于网友提出的批评性建议,也应持宽容态度,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要知道,在全市的网络平台上,就算是批评,出发点也是好的。



责任编辑:李俊